第五十九章-《盐侠》
第(3/3)页
顾玉生上书朝廷,建议减少一些公共事务开支,放缓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合理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可是朝廷认为,目前正是百业待兴的时候,国库需要银子,因此对顾玉生的上书一直不理不睬。
顾玉生知道,中原那些叛匪迟早会流窜到阳州的。目前阳城的城墙破旧低矮,当务之急是必须动员居民加固城墙──城坚池固才能保境安民。
从第二年春天开始,顾玉生便发动阳城内居民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而居民们缺少的是银子,都愿意以劳代资。“有银子的出银子,有劳力的出劳力”这是顾玉生发动居民修理城墙的有效方法。因此,阳城的城墙很快得到维修加固。
这年夏天,“邻省贼”一万多人真的流窜到阳州。他们围攻阳城半个多月,但由于阳城城坚池固,“邻省贼”最后无功而退。
这年的中秋节,顾玉生带着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回晒盐场度假。
在路上,吕倩倩看见东河两边都是荒地,便问道:“相公,为何东河两边荒地如此之多呀?”
顾玉生环顾了东河四周,说道:“因为东河常发生水灾,两边荒地常被淹没,常常颗粒无收,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不愿意开垦。”
吕倩倩认真地对顾玉生说道:“你这位阳州的父母官也该治治东河啦!”
顾玉生抱拳施礼道:“谢谢夫人的提醒。”
这年冬天,东河进入枯水期,顾玉生便动员东河两岸的村民对东河进行清淤,疏通水道,加高河堤。
不久,顾玉生又遭到王武良等人的弹刻,说他在维修加固阳城城墙时,强征民夫。
顾玉生一面上疏自辩,一面要求辞官还乡。结果当今圣上下旨,真的让顾玉生致仕了。从此,他告别了充满是非的官场,回到晒盐场生活。
一天,顾玉生和吕倩倩一起押车运盐去阳城。过东河渡口时,吕倩倩发现东河两岸还是荒芜一片。
吕倩倩问顾玉生:“相公,东河经过整治已经很少有水患了,为何两边荒地还是如此之多呢?”
顾玉生说道:“这两边都是湿地,开垦出来能种什么呀?”
吕倩倩看了看说道:“开垦出来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
顾玉生说道:“开垦也需要人力和银子,可是百姓无钱啊!”
吕倩倩说道:“相公,这两年我们晒盐场也攒下一些银钱,不若我们用来开垦这片荒地吧?”
顾玉生问道:“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钱不会打水漂吧?”
吕倩倩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只要你同意保证有赚无赔。”
顾玉生又说道:“我们的银钱够开垦这片荒地吗?况且这些荒地原是有主的,我们必须从地主手中购买出来才可开垦。这也是一笔大开支!”
吕倩倩说道:“银钱不够可以借呗。”
顾玉生问道:“向谁借?”
吕倩倩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本夫人有的是方法!”
不久,顾玉生和吕倩倩在戚薇殷源源和继母惠儿的帮助下,购买了东河两岸近一千亩的水荒地。他们雇工一边开垦一边播种。
忙了一天,顾玉生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可吕倩倩却在翻箱倒柜──为了购买耕牛、农具和播种,她把藏在箱子底下的私房钱都全拿出来。她的银子有长形的、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大小不一,都堆在小茶几上面。
吕倩倩对床上的顾玉生说道:“当家的,我藏的私房钱都全部拿出来了,你的呢?”
顾玉生用手指着茶几上的碎银,笑着说道:“我的私房钱不是已经全部交给你了吗?”
吕倩倩骂道:“说谎不打草稿!什么时候呀?”
顾玉生翻身起床,坐在床上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私房钱就是我自己!在第一次见你的那天晚上我便把自己交给你了,那我的私房钱也是在那天晚上交给你啦!”
霎时,吕倩倩的脸全涨红了,嗔道:“越老越不正经,越老脸皮越厚了……”
回想着吕倩倩半嗔半喜的骂声,顾玉生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本来是一只金丝鸟,为了我顾玉生,一生都在等待和无奈中度过;她既勤劳又能吃苦,格局大,智慧过人;她本可以嫁个金龟婿,却一生只钟情于我顾玉生一人,把一切都献给我顾玉生……
“她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人啊!”顾玉生在心里暗暗感叹道。
想着,顾玉生突然伸出双手,把吕倩倩紧紧搂住……
金色的十月,吕倩倩管理的稻田收割了──大丰收。
秋闱时,顾玉玉获得阳州第一名。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吕倩倩便悄悄地为儿子准备行李。她希望儿子马上上京赶考,参加春闱。
顾玉玉的未婚妻是功臣后代已故的忠武将军杨文华的大孙女杨谨。这两天顾玉生也接到亲家杨孝派人送来的书信,说女儿待字闺中已二十岁了,望顾玉生择吉日让女婿顾玉玉迎娶女儿。还说阳州离京都太远,送女儿到阳州来不方便,建议在京都的桂花园结亲最妥当。
顾玉生和吕倩倩早就希望儿子进京了。
早饭后,吕倩倩拿着杨孝的书信,对顾玉玉说道:“玉玉儿,你未来的岳父大人已经来信催婚了,我和你爹爹希望你马上启程进京,一是参加春闱,二是在桂花园里迎娶杨谨,三是送妹出嫁。行李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明日是吉日,你们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爹,娘,日子还充裕,就让孩儿在家再陪爹爹几天吧?”
顾玉生说道:“玉玉儿,这回是你们兄妹一起进京。”
顾玉玉高兴地说道:“爹爹,有诺诺陪伴,孩儿在路上就不太孤寂啦!”顾玉生捋一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其实,你爹爹三年前就定下你妹妹
诺诺的婚事了。婆家姓解。她的未来婆婆姓关名怡,是朝廷的一名女将,是个急性子。你未来的妹夫姓解名方,和你爹爹一样,都是文武‘双探花’”。
顾玉玉惊讶地问道:“解方那小子已经中进士啦?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顾玉生捋着胡子说道:“他少年得志,三年前便中文武‘双探花’啦!”
顾玉玉问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呀?”
段玉生说道:“解方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解方现在是翰林院修编,他和他的母亲关怡都住在京都的桂花园。你关怡舅妈已经多次来信催婚啦!”
顾玉玉说道:“我知道关怡舅妈的脾气,她确实是个急性子。”
顾玉生捋着胡子继续说道:“玉玉儿,你这次进京肩负着三大重任:一是参加春闱;二是自己完婚;三是送妹妹出嫁。事不宜迟,明天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我一到京都便要应付春闱,那有空闲来筹备自己和妹妹的婚事呀?”
顾玉生说道:“爹爹已经修书给你大伯和两位伯母,委托他们筹备和主持你们的婚礼。而大伯和两位伯母素来办事都妥当,请你和诺诺放心就是。”
第二天,顾玉玉和顾诺诺最终离开了晒盐场,向京都去了。
顾玉生、吕倩倩、惠儿和木明绚站在路口一直挥泪,直到天黑才往家里走。
东河渡口自顾玉生回晒盐场之后一直太平。可是,最近却又再现一宗人命案。
半年前,东河岸边一个叫谢宅的小村庄的一个少妇晚归时被人奸污后杀死在河边,阳州府派人侦查了几个月,一直没抓到凶手,至今这个案子尚未结案。
顾玉生也去看了作案现场,发现凶手的做案手法和当年那子“采花大盗”做案相似。于是,他又同当年一样,每晚穿着夜衣夜裤,蒙着面到东河渡口附近埋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