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廷也已经同意了。” “那这是大好事啊。” “胡兄为何还那么颓废呢?” 胡照唉声叹气道: “收银子是好事。” “但是我们胡家被布政使司衙门。” “定下了一年要交一百两银子的贡银!” “这也太多了吧?” 魏康实在忍不住问道。 胡照无奈的说道: “都是隔壁那苏家惹的事啊!” 一听是苏家。 四人都没什么话讲了。 张洛问道: “这苏家来头很大吗?” 张胜文对苏家比较熟悉。 回道: “苏家家主曾经在京师做过吏部主事。” “现在已经辞官回乡了。” 一听回乡二字。 张洛便明白苏家家主定是成了个大地主。 也怪不得,几人听到苏家。 都是没什么办法。 苏家主虽然只是个六品主事。 但官再小都官,更何况还是京官出来的。 即便已经辞官了。 也是有资格向朝廷奏本。 举报地方要害的。 苏家主有这层权利。 难怪胡照一家敢怒不敢言。 苏家主是进士出生。 又是京官回来的。 地方的官员都得给几分面子。 他懂得官场运行之道。 很多事情也有参与的权利。 这次将河鲜改为收折色银。 属于是苏家主在一直活动着。 不然仅靠胡照这样的小地主。 可无力影响到朝廷的政策。 胡照说道: “收银子的事情定下来后。” “家父河其他家主一起到苏家开会。” “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竟然就定下来了上贡的银子。” “家父还在书据上按了手印。” 胡照语气越来越大。 “事情已经定了。” “我和我娘一直问家父此举是什么意思。” “但他就是死活不说。” “我就搞不懂了。” “我们家的河塘是几家里最小的。” “反而要交最多的银子!” 张胜文和魏家兄弟都沉默不语。 张洛其实也清楚了。 肯定是胡照的父亲。 在苏家会上受到了威胁或者利诱。 才把一百两银子安在自家身上。 胡照虽然也是个读书人。 但是三十多岁还没成为秀才。 这种不公平的事情。 常见的很,张胜文几人也说不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