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走过圣贤门。 后面又是一道古门。 上面插满了一些兵器。 自唐代开始,会在官衙前立上兵器。 门上的兵器越多,官阶也就越高。 明代的器门这完全成了门的模样。 用于警告闲杂人等不要进入。 正中的礼殿是县学的正殿。 这用于举形重大的活动。 里面还有一座高大的孔子塑像。 正殿边上的房屋是用来讲课的地方。 左边屋上挂着一个银制文牌。 上面写着“明文堂”三个字。 中间供奉着一些儒家圣贤。 如朱熹,程颐等大家。 右边那一块是学堂里的学生宿舍。 后边则是厨房,仓库之类的地方。 张长伟拉着张洛朝着右边的宿舍走去。 张洛边走边观察着。 感觉这座很大的晋江县学有点凄凉。 太阳已经完全升起。 但张洛却没听到一丝的读书声。 甚至都没见到过几个生员。 虽然整体看书去很是干净。 建筑看上去也很新奇。 但让张洛总觉得少了一些生气。 晋江县历史上出过欧阳詹这样的大诗人。 文化底蕴很是充足。 每次的会试殿试。 福建学子中进士的人数都是排在前列的。 加之福建又是著名的科举大省。 按理来说晋江县学不该这样凄凉才对。 秀才宿舍都有文牌标记。 张洛二人很快就找到了张阿公所说的生员。 生员也能叫做秀才。 张洛见到他第一面。 就发现这位吴姓秀才已经是个三十多岁的人。 按俗话来说。 应该算是个老秀才。 三十多岁的摸样,头发已经半白。 还有秃顶的迹象。 穿着一件带有破洞的儒生服饰。 纤瘦矮小的样子。 长的像是一个生无分文的落魄户。 张洛怎么也没料到。 考上童试的秀才。 竟然长成这个样子。 “吴秀才,这是我爹和你提起过的族人。” “张洛兄,这位是吴秀才。” 张洛装作尊敬的摸样。 向吴秀才行了个标准的书生礼。 看见张洛如此诚恳。 吴秀才点了点头说道: “镇海卫那么多年总算有了好苗子。” “我也为张阿公感到高兴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