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人就是这样,看你好欺负,便想过来踩你一脚。 或者直接当你是个摆设。 但是老实人一旦爆发,思想上走入了一个极端,那么就是血流成河的局面。 刑部行文,要求移案,拒绝。 大理寺行文,同样如此。 包括中书省来人,要求提人,来的还是淮西一系,依然遭拒。 最后胡惟庸利用丞相之职,亲自发函过问,然并卵。 郑雄仿佛是铁了心一般,谁来都没用。 一副硬刚到底的模样。 时间悄然流逝,渐渐的,天子脚下爱八卦的民众,也知道了此事。 怎么说呢! 不知情的人眼中,郑雄无疑是个青天一般的存在,不畏强权,为了老百姓出头,这种人去哪里找。 郑雄在药局所做种种,积攒的名声,加上担任府尹期间,所做的种种。 尤其是身份证的发放,无形中打破了户籍的壁垒,人口流动之下,整个京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活跃。 大量就业岗位带来的加成,百姓的日子也开始变得好过起来。 要论感官最直接的,就是这些普通民众了。 如今郑雄还能做到公平二字,能为百姓做主,还有啥好求的。 吹就完了。 言谈举止间,对郑雄极尽赞美之色,无形中完成了对郑雄的声援。 这些,都不是郑雄想要的。 郑雄在等一个人,一个能一槌定音的人。 其他的都不在乎。 反正自己如此判罚,是正常操作,顶多判的有些重了。 丢官罢职亦无所谓。 只想着好好的整一下朱昱。 而那个一锤定音的人,毫无意外,就是老朱了。 看着眼前一溜弹劾郑雄的奏章,老朱也隐隐头痛。 随手翻开一封。 “臣启奏,郑雄执掌应天府,大小动作不断,行事荒唐至极。” “不提陈年旧案再次提及,凡属众人一律打二十大板。” “就是眼下朱昱一事,也明显有公报私仇的意思。” “据臣所知,医侯在六安州曾与朱昱有过矛盾。” “所以此事,郑雄绝对有这意思,还请陛下明鉴,莫要寒了功臣之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