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圣诞 十五-《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2/3)页
丛林就是丛林,丛林里法则只适用于动物,不是人,尤其是拥有文明的人。
所以,不具备人类文明真正实力的恐吓是可笑,更为可笑的却是那类明明没实力,但却敢假装自己是有实力,去恐吓他人的人。
龙哥什么的那一类当权者,你丑就算了,偏偏还傻。
法俄两国政府没有做出有实质性的威胁之前,迪斯雷利政府的态度就像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做派,衣冠楚楚且满脸微笑的保持距离。
或许饱受病患折磨的迪斯雷利首相,终于开始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把控能力变差了,或者是在塞西尔外相心中,见惯了这类愚蠢的且无实际意义的恐吓,亦或是不想错过一年一次的圣诞节这样团聚的日子,在发表外交声明之后,塞西尔决定让忙了整整一天白厅外交官们,回家继续享受这个圣诞假期。
塞西尔外相的内心中,希望这件烂事到此结束,可烂事永远是烂事,而且烂事存在的时间,总比你预想的时间要长。
1880年是英国议会的选举年,这种关键时刻,没有左翼的报纸与右翼代表《泰晤士报》打笔仗,去抨击迪斯雷利政府的政策,这是不可想象的。
代表英国左翼立场的《曼彻斯特卫报》,也就是乔伊前世著名的《卫报》,做为格莱斯顿先生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当然不能赞同《泰晤士报》软弱不堪的政治立场。
《卫报》的社论标题很直接,“今日迪斯雷利政府的软弱,就是明日你的痛苦”。
“迪斯雷利政府总是喜欢自诩自己在维护规则,在维护自由航行的权利上,摆出一副所谓的规则维护者的嘴脸,亲爱的读者先生们,难道你们真的认为迪斯雷利政府嘴中的规则,在这次俄国人的进击面前,真的保护了帝国、真的保护了你的安全吗?”
“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对于俄国海军的这次进击,迪斯雷利政府事先并未收到任何的情报,同样皇家海军也未收到任何的事先警告,在俄国人大摇大摆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不列颠岛上的每一名帝国的军人都在享受圣诞假期。”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泰晤士河口没有海军或者陆军的防卫力量,至于迪斯雷利政府口中所谓的,泰晤士河口的查塔姆海军基地可以拱卫伦敦的安全,这完全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每个伦敦人都万分清楚,梅德维河与泰晤士河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河流,而查塔姆海军基地坐落于梅德维河边。”
“一个在近东与我们争夺黑海的控制权,威胁苏伊士运河,一个在中东与我们争夺外高加索、波斯的势力范围,一个在阿富汗点燃战火,图谋帝国皇冠上最美丽宝石印度的俄国人,一个在欧亚大陆上处处与帝国作对的俄国,如果准备对我们不宣而战,那会怎么样?”
“请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就在刚刚过去的平安夜,这些俄国人军舰不是穿越英吉利海峡,而是在平安夜钟声敲响的时候,趁着漆黑夜色的掩护开进泰晤士河口,就在享用着圣诞火鸡大餐的大英帝国战士们眼底下,长驱直入到伦敦码头的岸边。”
“亲爱的读者先生们,你们可以闭着眼认真的想象一下,在大英帝国的心脏,我们的伦敦,从伦敦塔到威斯敏斯特,从国会街到白金汉宫,更别说住在肯辛顿-切尔西区富有的老爷们,那怕远至富勒姆和诺丁山,所有所有的人,在6英寸、8英寸,甚至是12英寸的巨炮的轰鸣下,瑟瑟发抖的情景!”
“皇家海军的专家乔-史密斯先生严肃的告诉本报,在伦敦码头如此近的距离上,一发12英寸的炮弹足以摧毁伦敦塔,2发8英寸的炮弹足以炸毁国会大楼,而消灭整个白厅,仅仅需要10门6英寸舰炮一次齐射。”
“至于白金汉宫,我只能在此,恳请上帝保佑吾王。”
“在26门超过6英寸巨炮的连续射击下,毁掉诺丁山、富勒姆、巴特锡、布里克斯顿、坎伯韦尔、佩卡姆、波普勒、斯托克纽明顿、霍洛威,绝不会超过4个小时。”
说明下,富勒姆与诺丁山代表着英国富有的资产阶级居住区,而巴特锡、布里克斯顿、坎伯韦尔和佩卡姆则是中产者偏爱的生活小区,剩下的几个地区则住是大量英国工人们的家庭。
“而皇家海军的铁甲战列舰,从锅炉生火到能全速航行至少需要6个小时,更别说在圣诞节这个放荡且混乱的夜晚,皇家海军的军官们能否抓到一名清醒的水兵!”
“俄国人只需要在短短的四个小时之内,打光他们所有的炮弹,然后调转舰艏,再次大摇大摆的开出泰晤士河,消失在黑夜茫茫的北海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