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龙困浅滩-《问鼎记》
第(2/3)页
六部九卿的正职和副职,后来又陆续走了一些,有的是因为发现了不对,不想留下成为出头鸟,有的因为雨越来越大,不管谁走,景王和庆王都起身相送,俨然如同星王府的主人一般。等雨丝渐渐连成线成为雨水时,忽然一声惊雷在天空炸响,震得四下晃动几下,房柱咯吱了几声。
司天监卫羌正和见王碰杯,惊雷一响,他手一抖,酒杯失手落地,摔得粉碎。他拂然变色,扔下见王不管,狂奔出去,站在滴水檐下抬头望天,片刻之后,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雷电为阳,五行金当令,雷属东方木。秋天万物肃杀,阳气收而阴气升,打雷则是阳气上扬之故。秋天阳气不收,冬天万物不藏。秋雷是金木交战,明年怕是要欠收了。”
“只是欠收么?”景王不知何时来到了卫羌身边,手扶胡须,仰观天象,“卫天监,你看黑云压城城欲摧,那一片乌云正在皇宫上方,将皇宫笼罩在内,是龙困浅滩之象。”
卫羌脸色一变:“小人不知殿下此话何意。”
“有朝一日龙得水,翻江倒海水倒流……卫天监,民间有谣,秋天打雷,遍地是贼。”景王哈哈一笑,转身走了,“切莫被贼得了便宜,偷走了东西,哈哈。”
众人见雨越下越大,因出行前大多没有带伞,纷纷让下人回去取伞,一时下人和随从们跑来跑去,乱成一团。
反正天色尚早,有人撤了酒席,上了茶水,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吟诗赏雨,倒也不失雅兴。
就有人提议借景作诗,众人纷纷叫好。兵部尚书付现风第一个作诗两句:“时雨点红树千树,秋风吹黄柳万枝。”
“不妥不妥,此诗用来形容春雨还好,有喜悦之意,秋风秋雨愁煞人,多些悲凉味道才应景。”刑部尚书沈夫名摇头晃脑地也作诗一道,“亭闲有竹秋常在,山静无人水自流……”
“也是不妥。”户部尚书李施得连连摇头,“虽有秋意却无秋悲,并且过于闲淡了一些,有了——无意北风花已谢,有闲秋色燕南飞。”
“好。”众人鼓掌叫好。
就连景王、庆王也是连连点头,对李施得诗中的秋意浓烈而暗暗赞叹。
“秋雨无辜被入诗,百姓有幸不得闲。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众人叫好声未落,忽然一人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声音慷慨悲壮,正合此时悲秋悲雨的情景。
众人听了,顿时脸色一变,诗是好诗,只不过诗中的冷嘲热讽之意让每个人都如同脸上被打了一个耳光。此人之诗,显然是讽刺在座众人无所事事,不管百姓疾苦,只知风花雪月吟诗作对。
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一棍子打死在座十几名当朝的二三品大员!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如此嚣张狂妄!
除了几大尚书之外,九卿之中还有五人在此,差不多百官之中最有权势的一帮人都在此中,更不用说还有景王、庆王和见王在此。
众人寻声望去,吟诗之人倒也敢作敢当,从角落里站了出来,来到了中间,作了一个罗圈揖,冷冷一笑:“诸位尚书公卿,下官殿中侍御史滕正元。”
其实不用滕正元自我介绍,在座不少人已经认出了他就是著名的刺猬御史滕正元。付现风打了个哈哈,抬眼望天:“原来是滕刺猬,怎的,今日又想扎谁?”
众人哄笑。
滕正元却脸色不变,朝付现风施了一礼:“多谢付尚书赐名,下官从此以后便以刺猬为名,也以刺猬为荣。”
众人又笑。
付现风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这么说,今日你想扎本官了?来,本官皮糙肉厚,不怕你这个刺猬,尽管放马过来。”
“下官并非针对付尚书。”滕正元丝毫没有胆怯之意,反倒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从每个人的身上扫过,朗声说道,“如今皇上病重,新法在各地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每年都有十余万户百姓沦为无地流民,各位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汇聚一堂,吟诗作对,感春伤秋,歌舞升平,愧为人臣愧为人子,愧对皇上愧对百姓!”
滕正元之话,铮铮犹如铁器之声,声声敲击在众人耳中,虽刺耳,却句句属实,在座众人之中,有人羞愧低头,有人冷笑,有人轻蔑乜之,也有人不以为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