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君子色而不淫-《我是解梦师》


    第(2/3)页

    翻页:“诗人有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如若是我,怎么也要日夜将你给饮尽。”

    徐秋汗颜,呢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能是这个意思么?”

    没学问的人可真是鬼见愁呐。

    不过落款时,徐秋却是陡然心神一怔,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他这样写,“挂念于清水三年有余的杨天,笔。”

    “嘶!”

    “这。”

    “骇人听闻。”

    徐秋可算明白了为何于清水对杨天的描述如此的差劲了,敢情全是杨天有意为之呐。只不过这个杨天好似从不曾下过青水宗一般,成日待在山中,男女之事一点都不精通,他对这份莫名的情愫认知的程度恐怕还是个稚童,全靠下意识而为之。

    徐秋哑笑。

    徐秋小的时候,念学堂的时候,有一位年纪大的教书先生,就曾说过徐秋是个“三分才气,七分泼野”的孩子,三分才气在于他有推陈出新,过目不忘的本事,七分泼野则是他的顽劣,做事胆大,例如,曾在课上公然解开小女的小褂子,还美其名曰,“天热,捂汗。”其实,徐秋只是瞧那位小女颇顺眼而已,但无奈本事不足,不知怎么才能引起她的兴致,只好出此下策。

    徐秋一直也没学会如何对待女子才能既合适又不是风雅。

    但是徐秋曾在无数个深夜里想过,也能在江南烟雨小巷里遇见一位年龄相当的女子,她手撑一柄油纸伞,在人来人往的桥头与自己擦肩而过。

    然后,徐秋擦了一把淋湿的脸,回眸注视良久。

    从此,在每一个有雨的日子里,徐秋都会蹒跚在桥头,期许着能再有一面之缘。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邂逅与偶遇,不过都是有心人的精心安排罢了。

    徐秋认为,这才是露水情缘,萍水相逢。虽然不知道上乘不上乘,但徐秋觉得总比杨天的招式来的高明,这厮竟然丢去换洗衣裳,委实大不雅。难怪于清水对他不待见,这事甭说本就有几分傲气的于清水不愿了,随便放在哪一位姑娘身上,怕都落不了好。

    直如杨天。

    徐秋笑了约莫许久。

    少顷,徐秋没再多逗留,此事也算是摸了清楚,而六日之后北山与西山的比试不用多想,杨天也一定是竭尽全力而争的,毕竟这样耿直的少年可是不会懂得什么是“怜香惜玉”的,对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深意他也理解错了。

    徐秋念了一路,“杨天倾慕于清水,于清水却道他是小人。”

    论学问的重要性。

    北山一行,不算空手而归。

    徐秋恰好攀上一座陡峭的山头后,停息了片刻,不经意一眼瞧见了青水湖。青水湖里有姑娘在沐濯,徐秋是知道的,并没有再下去瞧一瞧的心思。

    徐秋下山,青水湖。

    此行再下青水湖并非是色字当头,而是徐秋瞧见了惊奇的一幕。

    青水湖中熠熠生辉,好似满天的星辰都牵成了线点缀在青水湖中,陡然有一瞬间,不知这是天在水中,还是水在天中,徐秋从未见过这么美妙稀奇的景色,有心来瞧一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