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心头却难免想起天后在大理寺处置索元礼时的冷酷,以及对他的态度转变。 帝王最是凉薄不过,何况是一介女流。 杨攸行道:“周大人,本王还有别事,就不多留你了。” 周良道:“那下官告退。” 说着告辞离去。 待送走了周良,赵王杨攸行重新返回后宅,而白马寺的住持法明,仍在原地相候,只是就着灯火,正在阅览随身的佛经。 “法明大师还是手不释卷啊。”赵王杨攸行爽朗的笑声传来。 法明放下手中的《大云经》,宣了一声佛号,道:“王爷理事回来了。” “些许琐事,不值一提。”赵王杨攸行笑了笑,重又落座下来,目光落在法明手中的《大云经》上,问道:“大师手中经书可有武者证道的法门?” 身为第五境武者,自然知道人仙乃是武道的顶点,杨攸行如何肯甘心? 但不说既封王爵,气运纠缠不能炼气,就是这仙道资质……也不行。 “贫僧手中经书没有。”法明道:“但我教《阿含经》中所载的舍利子法门,可使武者性灵成果,成阿罗汉之境,超脱苦海,直达彼岸。” 杨攸行目光有些疑惑,道:“人仙之上,已无境界,此乃太祖、太宗和开国勋贵的共识。” 大景的开国帝王和勋贵们,自然想过求问长生,但因为早年武道耗尽精血,一个都没有活到七十岁。 而一些开国武将,甚至五六十岁都已去世。 民间才有人言,武将早年杀业太重,伤了天和,折损寿数。 法明道:“道门无境,但梵门未必无境,只需求取真经,弘扬佛法,自此立下大功德,武者性灵成果,自可荣登极乐。” 杨攸行不置可否,或者说,对这种僧道方士的说辞半信半疑。 默然了一会儿,道:“明日,大师随本王一同去见天后。” 法明闻言,心头一喜,连忙道谢。 …… …… 另一边儿,沈羡已经与天后用罢晚膳,至偏殿重又落座,品茗叙话,而长公主和薛芷画在一旁落座相陪。 天后柳眉之下,那双凤睛目光灼灼看向那少年,问道:“先生先前走上说,以报纸宣扬教化?朝廷也有邸报传达于州县,可否以邸报代行教化之事?” “邸报之上,只是披露要闻,传达于官邸,只能教化饬明官吏,并不能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沈羡诚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