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抱歉,这个必须要重新检查才能知道你现在的骨伤情况。” 李敬生再次拒绝。 “你们这里不是能够摸一摸就知道情况吗?您给我摸一摸不就完了?” 患者不说这话还好,说了后,反而让李敬生更加警惕。 “你听谁说的?” 李敬生淡淡的问道。 “呃……就是听那些在你们这里治疗过的病人说的。说你们这里的技术可好了,只要摸一摸就知道伤势如何。” 患者的眼睛转了转,这才回答道。 “既然你也说了,是听说的,道听途说这种东西不可信。现代医学讲究的是各种仪器检查、化验结果,这个才最为准确。你要不要拍片子?如果不拍的话,也可以去别的地方看看。后面还有很多患者排队等着呢。” 李敬生脸上并无笑容。 这个患者来路不明,而且说话不着调,并且还让他感受到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恶意。 不治也罢。 “拍,我拍就是了!你帮我开单子吧!” 患者眼看李敬生坚决要让他做检查,只得同意。 “你对我们医院的程序挺了解嘛!” 李敬生半开玩笑的夸了患者一句。 “治过两次,自然知道一些。” 他笑着回答。 开了检查申请后,李敬生让患者去拍完了片子再来找他。 待得患者离开,陈医生不解的问道“您平时接诊患者都会给他们摸一摸,为什么这个患者却不给做任何检查,直接让他去拍片子呢?” “你平时那么机灵,这事还问我?自己琢磨去。” 李敬生翻了个白眼。 陈医生抠着脑袋,没有再说话。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在李敬生这里得到了诊断与治疗。偶尔有个别骨伤过于复杂,或者他认为不适合手法正骨复位的患者,会劝他们去骨外科的住院部治疗。 如果患者同意,他就会开个条子。 现在的地位上来了,骨外科的医生基本都会买他的账。 介绍病人给他们,本身也是一种业务关照。 第二医院现在的薪酬制度早就改了,与绝大多数大医院的分配方式相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业绩分成、奖金,都与医生的创收密切相关。 比如李敬生明明只是个主治医师,但是收入比主任医师还高。 而且一个星期只上三天班。 没办法,谁叫他的创收能力厉害呢。 接近十一点多的时候,那个腿部受伤的男患者拍完片子回来了。 正常情况下,拍个X线片根本不需这么长时间。 因为拍X线片的排队时间普遍不会超过半小时,而且距离手法复位门诊室很近。 这个患者却用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是一位不懂医院就诊流程的老人,可以理解。 他已经在别的医院有过就诊经验,年龄也不算特别大,这就有些让人费解了。 拍片子的费用也不贵。 他不存在交不起。 当然,这是人家的事情,李敬生自然不会多问。 “医生,片子拍出来了,请你看看。” 男子把片子交给李敬生。 接过后看了看,李敬生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身后的陈医生更是禁不住直冒冷汗。 “哎唷,你这骨头伤得很严重啊!也不止一处位置骨折,属于离断伤,这需要去住院部问问,看看有没有床位给你收进去安排做手术。” 李敬生对患者说道。 之前要是他伸手去解开患者的夹板,然后被患者反咬一口,那就真是说不清了。 幸亏他留了个心眼,提高了警惕。 “不能手法治疗吗?你看我大老远过来,身上的钱也没带多少。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患者听到骨伤严重,居然没有太大的反应。 而是恳求李敬生帮他手法治疗。 “不好意意,真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没办法手法治疗。要不你再去别的地方问问看吧。” 李敬生已经基本确定这个男的有问题。 越是这种患者,他越不敢碰。 为了治这一个人,有可能掉坑里,甚至砸掉第二医院的招牌。受害的将会是千千万万的其他患者。 第二医院的手法复位门诊,只要他或者徐医师存在一天,就能持续造福骨伤患者。 那些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有可能改变一生。 这个男患者最终被李敬生推走了。 中午吃完饭,他还特意去住院部的办公室问了问,这个患者并没有到住院部求诊。 意识到有问题后,李敬生决定向科主任汇报。 敲开华主任的办公室门。 “哟,小李来了呀!这是知道我前两天收了一罐好茶,特意过来尝尝吧?” 华主任现在看他,那是格外顺眼。 态度也是和蔼到不行。 “还有这种好事呀,看来我这是撞上了。过来找您,是有一件事情向您汇报。” 华主任一边给他泡茶,一边认真道“说说看,是什么事?” 李敬生把那个奇怪的患者说了一遍。 听完后,华主任的眉头皱了皱,脸色多了一丝凝重。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