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医生不让患者的伤口碰水,有些患者非要矫情,一天不洗澡就觉得难受。然后伤口碰水了,护士的脸色能好看吗? 很牛的科室,必定特别忙碌。 患者不配合,还给护士和医生找麻烦,护士不骂人才怪了。 “李医生,看看你的答案。” 胡佳的学习劲头很足,他与李敬生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熟。 本身又是同一个科室的同事。 此刻看到李敬生居然拿到了加分,他感到特别好奇。同时也对李敬生更加高看了几眼。 陈暗琛好歹是教授,骨外科的元老,又是主任医师,终究拉不下这个面子。 此时只能竖着耳朵听两人的谈话。 他对自己提交的手术方案极有信心,明明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就是没拿到加分呢? 反倒是李敬生这个半吊子水平的年轻医生,又一次立了功。 别说是他,胡佳同样纳闷得很。 自问在骨创伤的手术治疗这一块,水平不差。 问题到底出在哪? “握草!原来是局麻风险,我当时也想到了,但是没想这么深。” 胡佳看完李敬生的答案后,不禁猛拍大腿。 “局麻风险?我看看。” 陈暗琛教授装不住了,在追求医学的真理时,每个想要上进的医生都差不多。 遇到出错的地方,总会想方设法了解清楚,避免下次再出错。 他也凑过来看李敬生的答案。 “这,这……真是气死我了。还以为考官要考的是如何修复膝关节创伤,没想到考点是这个呀!我就说我的手术方案接近完美,为什么不给我加分呢。” 陈暗琛看过后,同样懊恼无比。 论水平,他并不比李敬生差。至于方药水平能否达到李敬生现在的水平,不好说。 毕竟方药的提升非常困难。 需要医生在临床用药中不断观察用药效果,并且加以总结,然后改进。 最终对各种常用药物的药效,药代,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现代医学高度发达,药物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医生们想要把所有的药物弄得清清楚楚,几乎不可能完成。 能对一些常用药物做到心中有数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他和胡佳的回答,都是答非所问。 考官考的是用药安全,他们却把重点放在了手术方案上,回答就算再精彩也是白搭, 两人在心中都是不约而同的骂着考官奸诈。 太鸡贼了。 “回答结束,一共有二十三家医院的团队成功拿到加分,都很不错嘛。没有拿到加分的团队也不要灰心,这一题考的重点仍然是安全这两个字。给出的患者辅检数据提示患者存在肝硬化、肝功能低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给患者注射局麻药物普鲁卡因,很容易因为患者的代谢变缓,出现中毒反应。 事实上,这个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医生还只是切开皮层与皮下组织,尚未来得及做膝关节骨折复位,患者就出现两眼上翻、凝视不动的症状。 护士随即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已经测不到血压。 患者的呼吸也停止了。 颈部大动脉无搏动。 主刀医生当即对患者进行急救,注射肾上腺素1mg,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随后又给患者安置了心脏监护仪,心电图的显示结果为室性早搏,出现室颤。 医生当即为患者电击除颤,无效。 随即对患者重复注射肾上腺素,并且使用了碳酸氢钠、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利多卡因也用上了。 最终经过多重手段抢救,仍然没能救回患者的生命。 把这个病例拿出来当加分项,评委会的考官们用心良苦,就是为了给在场的每一位医护敲响警钟。安全无小事,一定要警惕各种潜在风险。” 主持人几従不是照着手上的稿子念的。 估计她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医学知识。 毕竟人家要长相有长相,要口才有口才,不必吃医生这口饭。 任何一个成年人,只要有一个擅长的本领,就足够谋生了。 最多就是时运不济,遇到个冷门行业或者夕阳产业,赚的不多。严重一点,有可能失业。 “下面开始进入正式比赛环节,一共有十个病例,请提交你们各自的手术方案。评委会经过综合评估后,会优先选择得分高的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每一个团队只能选择一个病例回答,总共会放出二十个手术机会,请珍惜每一次机会。” 又是与昨天的消化外科比试差不多。 理论环节不过关的人,连进手术室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不出意外,肯定又是一轮定胜负。 对于骨创伤的手术方案,李敬生并不擅长,这一轮,他基本上就是重在参与。 好在陈暗琛与胡佳两人都很强,经过讨论后,选择了第六题。 由队长陈暗琛提交了手术方案。 结果出来后,回答第六题的有七家医院的团队,其中包括侨邦医院的团队。 只能说,第二医院属实有点背。 最终的结果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侨邦医院的骨外科团队拿到了优先手术权,开心的进手术室为患者做手术去了。 “真是郁闷了,咋就与侨邦医院这头庞然大物撞一起了呢?” 陈暗琛本来信心满满。 结果手术资格被侨邦医院的团队抢走,说不郁闷那是假的。 技能比武,本来就是强者胜。 抢不到手术机会,也是弱的一种表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