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争相打招呼,再见第一医院同事-《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3)页

    一时间,车上变得热闹起来。

    大家也都开始关注骨外科这个年轻医生。

    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并不少,但是真正有水平的并不多。

    车上的这些人,全都是第二医院的精英。

    彼此借着这个机会相互认识,或者聊几句拉拉交情。

    今天万一有什么事情求到人家那里,也好说话。

    大巴车一路飞驰着,仅用了不到四十分钟便抵达了目的地。

    “这不是侨邦医院吗?”

    李敬生感到很是意外,本以为举办地点会设在人民医院。

    没想到设在了侨邦医院。

    稍微想了想,他算是明白了几分。

    听说这次参赛的不仅有本市的,还有其它地区的医院,包括外省的。

    肯定要把江离市最强的一家医院展露给外界。

    这关乎江离市的医疗形像。

    人民医院虽然也很强,不可否认,它已经被侨邦医院压了一头。

    李敬生帮绍兵医生诊断那个小女孩时,来过侨邦医院两次。

    给他的印象,侨邦医院确实很强,硬件设备非常先进,医生的实力也非常强大。但是却充斥着从国外医院学来的冷漠无情。

    对患者非常冷漠。

    同事之间,似乎也没什么人情味。

    绍医生都求上门了,连个住院床位都不给。

    要知道,绍兵医生以前可是侨邦医院的内科名医啊!

    人走茶凉,太现实了。

    “这次参赛的医院有一百七十多家,好像只有四家二甲医院得到了邀请,其它的全都是三级医院。”

    “咱们好歹是三级乙等医院,与三甲只差着那么一点点,大家都打起精神,争取发挥出最佳水平。我希望能够满载而归,在坐的每一位都能够留下辉煌的一笔,载入史册。”

    发话的人是坐在最前面的晋院长。

    不到五十岁的年纪,梳着春风得意的边分头,穿着打扮非常注重形像。挺着个半大的啤酒肚,显眼的金色领带把白衬衫的领口勒得一丝不苟。

    别人一看就知道是领导。

    在第二医院,晋院长绝对是实权在握的尊贵人物。

    副院长有多位,分管的业务也是各有不同。

    医疗质量、医疗业务发展,都是晋院长在管,他的地位有多尊贵可想而知。

    “老徐、小李,你们俩人准备一下,估计第二场就是手法正骨项目的比试。医院对这一项目的金奖杯那是势在必得,也正好由你们来个开门红,提振我们二院的士气军心。”

    晋副院长曾经想要让侄子跟徐医师学习手法正骨。

    但是被拒绝了。

    心里面肯定是不高兴的。

    只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给徐医师穿小鞋,或者暗中打压、排挤。

    真敢那么做,估计他自己的前途也毁了。

    以付院长的雄图伟略,绝不会容忍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呆在医院这么重要的岗位上。

    肯定会千方百计把晋院长调走。

    “我们肯定会尽力。”

    徐医师淡淡回道。

    这种事,谁敢打包票?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徐医师的手法正骨确实很强,但是手法正骨并没有被垄断,国内光是祖传就有七八十家了。

    双桥老太罗氏、江氏、赵氏……这些都是手法正骨高手。

    李敬生虽然跟着徐医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高级正骨手法全都学会了,但是至今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脉的传承。

    众人下车后,主办方已经派了人前来迎接。

    一家医院平均二三十个医生参赛的话,一百七十家医院,也有四五千人了。

    可以看到现场有很多大巴接送参赛的医生。

    都是下完客,快速驶离。

    周围的酒店,估计要眉开眼笑了。

    这么多的医生需要住酒店,估计周围的酒店被全部包下来都不一定够用。

    “请问这次一共有多少位医生参加技能比武呢?”

    晋院长询问搞接待的年轻男子。

    也不弄个漂亮妹子来接待,差评。

    现场穿工作服的人员,有男有女,应该都是侨邦医院的员工。

    看他们的年纪,普遍二十多岁,非常年轻。

    不过那几个管事的中年接待人员,基本都在四十岁以上。

    应该属于领导级别。

    专门处理突发事情,或者亲自迎接身份尊贵的来宾。

    主办方并不是侨邦医院,而是本市的医师协会牵头,主管部门掌舵和支持,然后与侨邦医院合作举办。

    对于这种事,侨邦医院肯定是乐意至极。

    因为可以大幅提升医院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相当于一波免费广告。

    “总共应该有三千两百多人的样子,可能会有少数受邀人员因为临时有要事,或者身体不适,退出比赛。不过保守估计,总参赛人数肯定会超过三千人。”

    男接待礼貌的回答道。

    比想像的人数要少很多。

    其实这是李敬生的认知不足。二甲医院有很多能拿出手的科室就那么一两个,参赛人数自然也就只有几人。少的可能就两三个人。

    这就跟举办运动会差不多。

    还有一些路途遥远的受邀医院,派出的参赛人员同样会比较精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