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伯懋坚决不肯把“佞臣”的帽子戴到头上。 “哦?难道刚刚本官听错了?” 薛元弼话落,和李伯懋的目光一前一后,全都落在了刘公公身上。 被他们二人端肃、凛冽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公公险些冒出冷汗。 他心想自己今天这是倒了什么大霉啊! “两位大人,方才是奴才失言了,陛下只让钱公公传旨,齐娘娘诞育龙子有功,晋升为丽妃,太后娘娘还没有盖上凤印,只是陛下先让奴才们这样称呼……” 这下,薛元弼和李伯懋倒是不再争执了,可是所有朝臣们的目光中都无声地透露出两个字:昏君啊昏君! 想到当年的陈氏,因为陛下宠爱,连皇后娘娘都不放在眼里,众人心头的这股憋闷之感就更深了。 “荒谬!”其他人不好开口,姜重吾这位曾经的帝师却是全无顾忌。 他目光凛冽,就连沉重的脊背都因此挺直了:“带我去见陛下!” 皇帝是姜重吾曾经一手教导出来的学生,姜重吾实在不忍心他晚节不保。 “父亲,儿子陪您一起去。” 姜昌年连忙上前搀扶。 姜重吾却一把甩开了儿子的手臂:“我还没有老到需要人搀扶的地步。” 说完,跟着刘公公往长乐宫的方向而去。 众人一阵默然。 姜昌年更是面露苦涩。他很清楚,这是父亲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陛下虽然对父亲异常敬重,可那都是从前了。 “太后娘娘那里,还是我去拦吧 。” 姜昌年淡淡道。 自己错看了薛元弼,他现在一味站在太子那边,哪里还会顾及陛下的名声,至于其他人,姜昌年心里有数,连同卫俊卿在内,是根本不会出面的。 自己又怎么能看着父亲孤身一人冲锋陷阵。 “那就有劳姜大人了。”卫俊卿朝着姜昌年拱手一礼。 姜昌年哼了一声,转身从太极殿离开。 为了赶上太后娘娘的凤驾,姜昌年亲自骑马追赶,一路风驰电掣,终于在大理寺的监牢外面看到了太后娘娘乘坐的马车。 此时,太后扶着柳姑姑的手臂,刚从马车上下来。 姜昌年平复了一下呼吸,刚要上前行礼,便见马车上又出现一人,赫然是淮安大长公主。 姜昌年心中一哂,这位大长公主倒是见风使舵的高手,从前她一直为二皇子摇旗呐喊,如今却又摆明车马站到了太子殿下那边,哪里灶热哪里烧! “臣吏部尚书姜昌年,参见太后娘娘,参见淮安大长公主。”姜昌年快步上前。 两旁的侍卫待要阻拦,听到姜昌年自报家门后,立刻退到了一旁。 太后在听到姜昌年的名字后眉头微微蹙起。 她转过身,眼底的冷意一闪而逝。 “哀家还当是谁,原来是你啊……” 太后的的唇角掀起一抹讽刺的弧度:“哀家跟姜重吾积怨多年,最不喜的就是姜家人!你却凑到哀家面前,难道是故意来触哀家的霉头?” 太后言语间丝毫不给姜昌年留面 子。 活到太后这般的年纪和地位,完全就是随心所欲了。 第(3/3)页